河北新聞網訊(通訊員 張佳佳)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包括流感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鼻病毒、細菌感染等在內的多種類型的呼吸道疾病患病學生有所增加。鑒于近期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的趨勢比較明顯的現狀,日前教育部印發(fā)《關于做好冬季學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,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切實做好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,保障師生健康和正常教育教學秩序。
一是高度重視多病共防。充分認識做好當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的工作形勢和重要意義,堅持底線思維和多病共防,針對可能出現的多種流行性疾病流行期重疊、流行峰值交替的情況,因時因勢因地做出科學有效應對,扎實落實各項防控措施,盡最大可能保障師生生命健康安全。
二是加強監(jiān)測預警干預。加強疫情監(jiān)測體系建設,重點落實中小學校、幼兒園晨午檢制度、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、因病缺勤缺課追蹤登記制度。針對當地學校呼吸道傳染病發(fā)病情況主動與衛(wèi)生健康、疾控部門會商,加強信息互通,協(xié)同開展風險研判和預測預警,指導學校做到科學精準應對。
三是強化日常健康教育。開展全覆蓋、多形式的新冠感染及其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識宣傳。引導師生深化“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”理念,科學佩戴口罩,保持勤洗手、常通風、注意咳嗽禮儀,適度參與鍛煉,提高健康素養(yǎng)和自我防護能力。加強家庭防疫指導,配合有關部門做好兒童青少年流感、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種宣傳引導。指導有發(fā)熱、咳嗽等癥狀的師生做好防護、及時就診、規(guī)范治療、科學用藥,不帶病上課上學。
四是加強患病學生服務。完善應對預案,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序銜接,對因病缺勤的學生,指導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居家學習。對學生患病期間的作業(yè)可不做硬性要求。結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點,引導家長讓患病學生充分治療和休息,切實科學作出返校上課安排。
五是做好物資保障。會同衛(wèi)生健康和疾控部門,科學預測預判可能發(fā)生的疫情,動態(tài)調整防疫物資儲備,保障醫(yī)療和生活物資供應,提高醫(yī)療服務保障水平。
六是狠抓責任落實。會同衛(wèi)生健康和疾控部門,強化對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督促檢查,統(tǒng)籌推進,齊抓共管,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到位。
另外,科學使用藥物也是防范疊加感染的關鍵。感染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后,患病學生多出現發(fā)熱、咳嗽、咽干咽痛等癥狀,經過治療,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癥狀雖消失,但一些患病學生卻出現久咳不愈的情況。治咳嗽,可以通過服用止咳化痰藥物幫助氣道黏液排出,以達到改善癥狀、控制病情的目的,比如臨床常用的中成藥連花清咳片,具有宣肺泄熱、化痰止咳的功效,針對感冒、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減少痰液生成、降低痰液黏度、促進痰液排出,可明顯改善患病學生咳嗽咳痰癥狀,提高呼吸功能,減輕肺損傷。
預防呼吸道疾病,要養(yǎng)成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,與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患病學生保持距離,勤洗手、勤通風,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封閉場所,必要時佩戴口罩,回家后拿淡鹽水漱口。另外,要注意保護和提高免疫力,保持充足的休息,適當運動,充足而均衡的營養(yǎng),多飲水,戒煙、限酒。需要提醒的是,一旦出現發(fā)熱、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,患病學生應居家休息,避免將病原傳染給其他人員。如癥狀較重,應做好個人防護,盡早前往醫(yī)院就診,以及時獲得有效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