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良飲食習慣引起腸胃不好
1.1、吃得過飽:暴飲暴食,不僅使胃的消化能力難以承受,造成消化不良,有時還可導致急性胃擴張、胃穿孔等嚴重疾患。
1.2、吃的太油膩:高蛋白質或高脂肪的飲食,易造成腸道菌群改變,不利于有益菌存活。如果油膩食物攝入過多,體內脂肪酶和蛋白酶就會不堪重負,直至耗竭。
2、壓力過大引起腸胃不好
壓力過大直接影響生理功能就是腸道功能異常。如胃酸過多、減緩蠕動或加快蠕動等。胃酸過多會損傷胃粘膜,加快蠕動會造成頻頻腹瀉,減緩蠕動會造成腹脹。
3、食物不潔引起腸胃不好
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誘因之一,在潰瘍病人中,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%~90%,而潰瘍病治愈后,該菌亦消失。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、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,不潔的食物,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。
4、壞習慣引起腸胃不好
不在進食后立即睡覺 吃完飯后就立即入睡,不但是導致肥胖的主因之一,也相當容易發(fā)生消化不良的癥狀,所以剛吃完東西時,如果就難以抵抗周公的邀約,建議你不妨還是忍忍、撐撐。若真的受不了時,記得要將枕頭墊高些,以減輕消化系統(tǒng)的負荷。
5、某些疾病引起腸胃不好
腸胃不好還有可能是患有某些疾病,比如說患有慢性的胃炎病,這個時候消化功能顯著下降,并且還經(jīng)常頭暈。有的人是因為得了貧血而腸胃不好,這些人會因為貧血而使得胃腸消化吸收功能下降。另外一些人是得了胃潰瘍之后腸胃功能不,或者是得了胃癌而腸胃不好。
腸胃不好怎么調理
1、腸胃不好別濫吃藥:腸胃不好非急性情況下,不提倡吃藥,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。腸胃不好是慢性的,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。治病良方就是靠“養(yǎng)”,急不來,主要靠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得到改善。
2、設定飲食時間表、三餐定時定量:從生活作息上做起,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,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,嚴格遵守。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,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,這種習慣一定要改,并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。一天三是人類幾百萬年進化形成的,怎么可能說改就改。
3、戒掉刺激食物:腸胃不好的人應該戒煙、酒、咖啡、濃茶、碳酸性飲品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,這些都是最傷胃的。胃的脾性喜燥惡寒,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,食物以溫熱為最佳。
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,一是牛奶,二是溫開水。牛奶可以形成一層胃的保護膜,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喝一杯牛奶,再吃東西是最好的。
腸胃不好做哪些運動
1、跪姿前傾:雙膝跪地,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,上半身保持直立,雙手自然下垂。緩慢坐下,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,雙手自然放在膝上,保持正常呼吸。保持該姿勢約30秒,放松后再將上半身向前傾。重復做3~5次。該動作有助于消除脹氣、胃腸綜合征(如胃腸痙攣、腹瀉等),還可強化大腿肌肉。
2、站立彎膝: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,雙手輕放膝上,身體微向前彎。深吸一口氣,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,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,但不要勉強用力,否則會感到不舒服。保持該姿勢5~20秒,不要憋氣,然后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,放松肌肉。重復4~7次。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。